但雀巢上一次對徐福記股份收購之后,這家多年穩(wěn)居糖果市場頭把交椅的零食龍頭,卻逐漸走向沒落。
徐福記曾以“新年糖”的概念,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中國人的年貨標配,如今還有機會逆風翻盤嗎?
過去,我國的糖果多以手工制造為主,即使后來開始逐漸轉向工業(yè)化,制出的糖果質量也不高。
但由于物資匱乏,糖果卻是一種高消費,大多數百姓只有在過年過節(jié)時才有機會享用。
這一現象直到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引進歐美生產線才開始得到一定的改善,一時間,各類具有地方特色的糖果開始逐漸嶄露頭角。
進入21世紀后,我國本土民營糖果企業(yè)逐漸發(fā)展壯大,好時、雀巢、億滋等外國企業(yè)也開始步入國內市場。
我國的糖果市場在2017年達到900億元高峰,之后開始慢慢地下降,在2023年降至850億元,僅相當于7年前的水平。
對于從不缺乏甜蜜和營養(yǎng)的他們來說,糖果這種在匱乏時代的“好東西”,變得不值一提。
有數據顯示,就在過去三年,健康零食的年增長率已達到了15%,遠高于傳統糖果市場的增長。
結婚時買喜糖,是糖果消費的主力軍,一次婚禮用糖少則幾十斤,多則上百斤,許多喜糖鋪的老板們,靠著賣糖賺到手軟。
面對不斷下滑的市場,徐福記,這個在糖果市場擁有一席之地的老牌企業(yè),并沒選躺平。
在去年一次媒體采訪中,徐福記的CMO蔡典儒曾說:“年輕消費者去哪里,徐福記就去哪里?!?
在加強對品牌的宣傳與建設,以及大力推動企業(yè)數字化轉型以外,徐福記也開始跟隨年輕人的需求,追求產品健康化。
連曾經的王牌產品鳳梨酥和草莓酥等都在追求“減糖26%”,備受歡迎的沙琪瑪也在告別油炸后,升級成了含糖量更少的五谷牛奶酥。
除了在產品上緊跟年輕消費者的健康需求以外,徐福記也在產品包裝上下足了功夫:
他們將普通產品包裝成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單品,推出糖罐大禮盒,制造出在網絡上爆火的流量密碼。
同時,在原有的新年、婚慶等消費場景產品的持續(xù)打造下,徐福記還開發(fā)出如同“高考福氣禮盒”等,更多適用于年輕消費者使用場景的產品。
據統計,近3年來,徐福記每年的產值平均增長率達到8%。尤其在2024年,還實現了令人矚目的兩位數增長。
在2024年的一次新品發(fā)布會上,徐福記宣布,“將在未來繼續(xù)投入6個億以擴大產能”。
這一系列的操作,足能夠準確的看出徐福記在努力打破“品牌老化”和應對市場變化中的信心與決心。
本以為,徐福記這一系列迎合市場與年輕人需求的舉動能獲得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誰承想,新一代的消費者們對此卻并不買賬,反而一把將徐福記拉進了“時代的眼淚”的行列。
大家在懷念過去有徐福記陪伴的美好時光的同時,卻也感慨這個品牌跟著時間的流逝,早已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和年輕人的需求。
從中,我們也能夠準確的看出,雖然徐福記品牌方如此努力,但消費者卻依舊不買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除了有的花了錢的人徐福記產品原本的味道不喜歡,對過去產品所采用的原料看不上等原因以外,讓大家對徐福記望而卻步的根本原因,還在于過去曾出現過的產品品控和食品安全問題。
畢竟,入口的食物被爆出發(fā)霉、長蟲事件,在任何消費者看來都不是小事,這直接使得大家對品牌失去了信任感。
面對不斷涌入國內市場的各大外國品牌,如何在延續(xù)傳統的情況下,推陳出新,成功打入年輕人市場,值得每一個國貨品牌思考。
近年來,因為大家對各種傳統節(jié)日在態(tài)度上的改變,以及對健康飲食的新需求,糖果已不再是節(jié)日的必備之選。
相比糖果,更健康的水果、堅果等零食品類,慢慢的變受歡迎,這是所有糖果企業(yè)都不得不面對的現狀。
還需像現在的飲品等行業(yè),做出兼顧美味與健康的產品,才能真正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2014年,上?!敖鸾z猴”被荷蘭公司,以30億元收購,雖然4年后,又被國內私企收購,但品牌早已沒落。
老品牌們,不論過去如何輝煌,面對新的消費群體與市場,想要重新煥發(fā)生機,絕不是簡單地換個包裝,出個新品就能達成的。
5、數字營銷市場《專訪徐福記CMO蔡典儒:求“變”是經濟周期的“革新”之力》
7、小食代《直擊徐福記新品戰(zhàn)略發(fā)布會:劍指三大細分賽道,快速地增長計劃都在這里》